找到相关内容27篇,用时1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六祖禅学的若干主要方面及其创造性思维因素

    住处安乐。”(《坛经·疑问品》)他还问:“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凭何归?”并启示大众:“此三身佛,从自性尘,不从外得。”(《坛经·忏悔品》)他批判梁武帝“心邪”,不知“正法”,并指出:“功德...的古说,也觉得未必如此了”。我认为,印顺禅师这些推断是很有道理的。《曹溪大师别传》出于神会门下之手,王维《六祖能禅师碑铭》是应神会之请,由神会提供材料写成的,决不是无根据的编造。它们和《坛经》记叙的...

    吴良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071384665.html
  • “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试论《坛经》蕴涵的诗学思想及其影响

    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般若品》)这种禅境是不可言说的、“说似一物即不中”、是一种“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机缘品》)“安闲恬静,虚融澹泊”、(《付嘱品》)自由自在、无滞无碍、“住处...  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试论《坛经》蕴涵的诗学思想及其影响  朱学东  [岳阳]云梦学刊,2003年第1期  80-83页  -----------------------------...

    朱学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44041100.html
  • 《坛经》主要禅法思想

    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住处安乐。”又说:“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一番不同凡响的回答,强调了佛性人人具有,在成佛面前众生平等。此后慧能在说法中反复强调这一思想,在一部《坛经》中表达这一思想的论述也俯拾皆是。  2、自性本来清净  在慧能看来人人本具有的自心、佛性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45454517.html
  • 自信自力与他信他力:禅与净土的冲突与互补

    住处安乐。”  从四祖道信到六祖慧能,已开了后世禅净二宗关于唯心净土与西方净土之争的滥觞。虽然没有直接否定西方净土的真实性,但从禅宗的立场来说,佛教的目标乃是要觉悟自性,自净其心。自心不净,无论...难可避免。宋元以降在佛教中日趋流行的“禅净双修”之主张明显地体现了禅净之间宗派调合的倾向,但就其提供的理论证成与修行方法来看,此一主张很难说真正实现了禅与净之间的某种结合。以明清二代一度盛行的念佛禅...

    吴可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60758901.html
  • 惠能的中心思想(上)

    所以佛言:“住处安乐”。史君!心地但无下善,西方此去下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⑩  2、重视身心修养  惠能既说“见性成佛”,“心净国土净”,然如何见性?如何令心净?是否要离开那心猿意马...,或言自本性、心性、佛性,或略称心,或略称性,此皆如眼目之异名而已。万法是指一切法,包括了有为法无为法、自性与一切法的关系如何?惠能认为自性中含藏万法,万法尽在自性中,万法是自性变。如般若品云:“...

    演 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54163732.html
  • 佛教净土、基督教天国与非实在论宗教哲学

    佛土净。”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住处安乐。使君心地但...实在性,并且认为那个世界是极乐的,没有人间疾苦,所以它是处于痛苦生活中的人渴望的。《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以及其他一些经典对净土世界做的描述无疑对相信它的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佛说阿...

    王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75769496.html
  • 北宋禅境词略论

    模仿,并不是说他有着多么深刻的认识。后来仕途坎坷,甚至有了生命之忧的时候,他深感“人生如梦”,归隐之心才可以说发自内心。随着党争的加剧,他归乡的愿望越来越渺茫,禅宗“住处安乐”[3]的思想更成了...尘心消尽道心平。江南与塞北,何处不堪行”(《临江仙》)、“此心平处是西方,闭眼便到无魔娆”[4](第619页),于大彻大悟中得到解脱,在困顿中求得安乐,求得心静,于是住处都是家乡了。在贬居黄州、惠州,...

    周瑶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063884601.html
  • 《坛经》的书名、版本与内容

    住处安乐。’(宗宝本《坛经.疑问品》)佛国净土就在自己的身中,只要自净其心,就离西方不远。只是世人愚迷,不了解身中净土的道理,所以盲目地去念佛,以期往生西方,那样,到达西方的路就遥远得很。那些...或重大的典礼如会盟之事;而佛教讲的坛,一般指佛教法事活动中特别建造的安置佛、菩萨像的场所,有土垒的,也有用木构造的,最盛于密教,称曼荼罗;在汉传佛教中僧人受具足戒的地方称戒坛。《坛经》的坛字有两种...

    李富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93239243.html
  • 净明山人:中华禅随笔(3)

    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住处安乐。  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 以证悟自性来看净土法门,则净土也无非是自性之显现,如自性未净,则见未真,故有外求着相之说,若能证至不二,则法法皆妙。  韦刺史听六祖大师开示后,提出了有关净土念佛的问题,以下我们随文入观,体悟...

    净明山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2546132.html
  • 净土思想之考察

    处一般。所以佛言:住处安乐”。又说: “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 “常行十善,天堂便至”。 “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38]。   ...: “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所以者何?菩萨化众生而取佛土,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土,皆为饶益诸众生故”[46...

    释圣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247538.html